1. 首页 > 临床研究

3000枚临床使用针灸针腐蚀现象的研究

日期:2017.06.21 人气:45

 张大同 沈瑾 

[关键词]针刺;电针;电化学;穴位研究;针刺效应物质;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目的认知针灸针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着符合电化学原理的腐蚀现象。方法  将3600枚针灸针随机分成实验组(3000枚)和对照组(600枚),在一年中实验组的3000枚针灸针反复灭菌使用,对照组600枚针灸针也随实验组一起反复灭菌但不使用,其间由目测挑选出具有可见腐蚀斑的针灸针(数据采用x2检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再选典型腐蚀的针灸针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拍摄分析。 结果  目测出实验组腐蚀针259枚(电子显微镜:腐蚀针灸针表面呈现部分较严重腐蚀缺损区域),而对照组目测腐蚀针为0枚;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针刺穴位组织会使针体产生腐蚀,该腐蚀现象符合电化学腐蚀原理。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经长期反复针刺的那个穴位组织会产生青褐色的针刺痕迹,探究产生青褐色针刺痕迹的原因,了解电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机理,研究认知针灸针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着符合电化学原理的腐蚀现象,有利于揭示针刺电化学效应机制,本研究就是从电化学效应入手,研究临床使用针灸针所存在的腐蚀现象,旨在证实:针刺穴位组织会使针灸针产生腐蚀,该腐蚀现象应该符合电化学腐蚀原理的科学规律。

 


1 实验

1.1器材仪器 0.25㎜×40㎜不锈钢针灸针3600枚、MODEL G6805-H电针仪、EnglishCambrdgeS206电子显微镜。

1.2实验对象 随机就诊的临床各类患者。

1.3实验方法 将3600枚针灸针分成实验组(3000枚)以及对照组(600枚)。实验组的3000枚针灸针,在治疗中可根据随机就诊的临床各类患者的治疗需要选择用或不用G6805电针仪,每次用后经高压灭菌消毒后再用,每周两次(一年共104次);对照组600枚针灸针也经每周两次反复高压灭菌消毒(共104次),但不供临床针刺使用;其间上述两组针具都每季检查一次,挑拣出具有腐蚀斑点的针灸针,予以记录、经统计学处理,再选典型腐蚀的针灸针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拍摄以供分析。再选(经反复针刺)患者穴位组织有典型青褐色针刺痕迹的拍照,以供分析参考。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x2检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用3000支针灸针,经目测检查共获得带有腐蚀斑点的针灸针259支。总体来看这259支针灸针其斑点分布的特点:聚集的、不规则的块状、条纹状形态;其中172支针灸针(约66.41%)集中在针尖附近,而其它87支针灸针(约33.59%)的斑点分布散在或偏离针尖、或上下均有。

表1、实验组不锈钢针灸针目测腐蚀率发生分析表

时间(月数) 腐蚀针数 未腐蚀针数 分析总针数 腐蚀百分率% 

1~3 0 3000 3000 0 

4~6

7~9 19

51 2981

2930 3000

2981 0.63

1.71 

10~12 189 2741 2930 6.45 

总计 259 2741 3000 8.63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目测不锈钢针灸针腐蚀率的比较

时间(月数) 腐蚀针数 未腐蚀针数 分析总针数 腐蚀百分率(%) 

实验组 259(8.63) 2741(91.37) 3000 8.63 

对照组 0 (0) 600 (100) 600 0 

总计 259 3341 3600 7.19

x2=55.8156240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典型针具腐蚀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 放大50倍腐蚀针灸针针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 放大100倍腐蚀针灸针针体前端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 放大1000倍腐蚀针灸针针尖局部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3 讨 论 

实验显示:实验组那些经反复灭菌消毒用于人体的针灸针会产生部分明显的可见腐蚀痕迹;而对照组的那些虽经反复灭菌消毒但未用于人体的针灸针却不会发现腐蚀痕迹。这是由于不锈钢针在高压蒸气消毒灭菌、及待用过程中,不具有氯化、硫化等被腐蚀物质腐蚀的客观环境条件;而在人体电解质溶液中却存在多种氯化物、生物离子、大分子、氨基酸、金属蛋白、核酸络合物、金属酶、辅酶等腐蚀环境;显然,针具在反复针刺中发生了腐蚀的事实完全符合微观电池电化学腐蚀效应(如腐蚀原电池的阴极过程“从阳极迁移过来的电子被电解质溶液中能吸收电子的物质D接受”、微电池阳极反应的阳极过程“金属溶解,以离子形式迁移到溶液中同时把当量电子留在金属上”)的基本科学规律[1、2、3、4、5]。

而一年中目测的腐蚀率仅达到8.63%恰恰说明了:整个实验的腐蚀过程相当缓慢,形成腐蚀的条件又比较多,故只有当部分腐蚀达到相当程度、相应条件时,腐蚀才会具有目测性。反复针刺患者的青褐色针刺痕迹也表示了该种可能存在。



参 考 文 献

[1] 杨宏秀,傅希贤等.大学化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06~108.

[2] 孙秋霞,材料腐蚀与防护.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34~59;84~88;101~103.

[3] 张大同,不同材质针灸针的电化学实验.上海针灸杂志,2003.22(5):33-34.

[4] 张大同,沈瑾.针刺电化学效应的相关实验及启示性结论.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8):858-860.

[5] 张大同,张超伦,陆建军.一种电化学针灸毫针及皮内针的多头表面特性差异装置.发明专利公报,2006.22(35):32

 


 


上一页:针刺实验兔穴位组织的原始效应物质初探

下一页:揿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意义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标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