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临床研究

针刺原始效应物质研究

日期:2017.06.21 人气:62

 (一)针刺原始效应物质研究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PPT讲演稿)

张大同 杨肖娥1 王樟连2 郑振洨 王海明 李廷强1 冯英1 沈瑾 王芸2

(杭州市第三医院 ;1 浙江大学;2 浙江中医药大学)


目的 将下述4项实验所取得的证据及电化学、微观腐蚀原电池效应科学规律,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证明针刺原始效应物质、针刺电化学效应机制。

实验1 针刺电化学电流研究

实验1-1 人体针刺电化学电流研究

方法 将针灸针分别垂直刺入实验对象的肩髃、肩髎穴位中,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量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

结果 不锈钢针灸针刺入人体穴位,所测的9名对象电流变化在-44 ~ 67μA区间,电流差值为27~ 73μA。(表1-1)


表1-1、针刺肩髃、肩髎穴的电流测定记录表(男=m、女=w)

N 性别 年龄(岁) 电流变化(μA) 电流差值(μA) 峰值出现(次)

1 w 69 -20~13 33 4

2 m 52 -9~43 52 5

3 w 65 -44~18 62 5

4 m 78 -37~16 53 6 

5 w 75 -4~23 27 4

6 w 77 -6~67 73 4

7 m 72 -24~48 72 5

8 w 54 -12~39 51 5

9 m 23 -25~47 72 6


实验1-2 动物针刺电化学电流研究

方法 将12只ICR实验小鼠按其存活及处死(强力颈椎脱位法)后的整个时间过程分为:A组(健康活体),B组(死亡1 h),及C组(死亡28 h);先将针灸针分别刺入每只经麻醉的ICR实验小鼠左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量观察2min并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后将该小鼠处死;待该小鼠处死1 h、 28 h后再分别对其右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并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量观察2min并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记录的数据再制表分析。

结果 针刺实验小鼠A组的所发电流在83~ 1μA区间,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的平均差值为35.92μA; B组所发电流在41~ -1μA区间,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21.58μA; C组所发电流在148~ 1μA区间,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68.92μA。

表1-2,12只小鼠活时及死后针刺曲池、足三里穴所发电流发生率分析表(μA)

No 体重g A组 A组差值 B组 B组差值 C组 C组差值 

1 19.4 28~6 22 24~0 24 120~37 83 

2 18.5 21~4 17 23~3 20 102~43 59 

3 19.1 36~2 34 9~-1 10 123~67 56 

4 21.2 36~9 27 34~2 32 43~8 35 

5 18.3 15~2 13 16~7 09 59~13 46 

6 20.0 83~2 81 38~3 35 96~18 78 

7 18.3 58~8 50 41~6 35 38~12 26 

8 19.7 34~4 30 31~1 30 148~40 108 

9 17.9 61~8 53 12~2 10 112~1 111 

10 20.0 59~1 58 24~2 22 89~3 86 

11 17.3 23~3 20 11~0 11 104~28 76 

12 18.5 28~2 26 26~5 21 93~30 63 

合 计 228.2 83~ 1 431 41~ -1 259 148~ 1 827 

均 数 19.02 35.92 21.58 68.92 

发生率 100% 100% 100%


分析 证明该实验所测电流为针刺电化学效应的依据如下:

A、由于无皮肤的组织电阻为300~800Ω·㎝,因此实验1-1所测到的-44 ~ 67μA瞬间电流变化区间的电流差值为27~ 73μA。而其瞬间电压变化区间(根据欧姆定律)应为:8.1V~58.4V,明显远远大于50~100mV的细胞动作电位;因此该瞬间电流不是我们已知的生物内在电流。而实验1-2所测的83~ 1μA、41~ -1μA、148~ 1μA瞬间电流变化区间的平均电流差值为35.92μA、21.58μA、21.58μA,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应与上述实验1-1的结果相同。

B、此外,笔者曾在2002年的离体动植物(猪肉、草莓)电化学测定实验中也明显证实了(结果与此次活体实验一样)其间也能产生uA级的电流。[张大同.不同材质针灸针的电化学实验,上海针灸杂志,2003,22(5):33-34. ]

C、现存的电化学普适科学规律。

实验1 结论 

针刺穴位组织(能改变电位差)具有电化学原电池效应。


实验2 临床针灸针的腐蚀研究

方法 将3600枚针灸针随机分成实验组(3000枚)和对照组(600枚),在一年中,实验组的3000枚针灸针在临床反复灭菌使用,对照组600枚针灸针也随实验组一起反复灭菌但不使用,其间由目测挑选出具有可见腐蚀斑的针灸针(数据采用x2检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再选典型腐蚀的针灸针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拍摄分析。

结果 目测出实验组腐蚀针259枚(电子显微镜:腐蚀针灸针表面呈现部分较严重腐蚀缺损区域),而对照组目测腐蚀针为0枚;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请见具体资料。

表2、实验组不锈钢针灸针目测腐蚀率发生分析表

时间(月) 腐蚀针数 未腐蚀针数 分析总针数 腐蚀百分率%

1~3 0 3000 3000 0

4~6 19 2981 3000 0.63

7~9 51 2930 2981 1.71

10~12 189 2741 2930 6.45

Total 259 2741 3000 8.63


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目测不锈钢针灸针腐蚀率的比较

腐蚀针数 未腐蚀针数 分析总针数 腐蚀百分率%

实验组 259(8.63) 2741(91.37) 3000 8.63

对照组 0(0) 600 (100) 600 0

Total 259   3341 3600 7.19

x 2=55.81562406 P<0.05

腐蚀针灸针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所示腐蚀现象 见图1、2、3

图1 放大50倍的腐蚀针灸针局部

图2 放大100倍的腐蚀针灸针局部

图3 放大1000倍腐蚀针灸针针尖局部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实验2 结论 针刺穴位组织会使针体腐蚀,该腐蚀现象符合电化学腐蚀原理。

实验3 针刺穴位组织铬、镍、铁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方法 将15只实验兔按A(针灸针10枚刺入左环跳穴区电针仪通电留针5h)、B(针灸针10枚刺入右臂臑穴区留针5h)实验组及C(右环跳穴区)、D(右臂臑穴区)对照组,进行实验,5h后对60个(每点15个)样本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与不锈钢针灸针主体相关联的铬、镍、铁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铬、镍、铁元素含量大幅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01其差异具显著意义。见表4、表5。

表4 两组臂臑穴区铬、镍、铁元素含量的比较(±S ,ng/g,各组n=15)

    铬Cr 镍Ni 铁Fe

实验组(留针) 270.01682±71.63 116.16087±43.87 27060.804±11332.91 

对照组 54.007090±12.76 2.7388872±1.949  5523.4536±2380.729 

? (与对照组比较): P<0.001


表5 两组环跳穴区铬、镍、铁元素含量的比较(±S ,ng/g,各组n=15)


?   铬Cr 镍Ni 铁Fe

实验组(电针) 303.93884±115.7 134.77991±64.55 14175.591±5327.276 

对照组 58.014030±19.39 5.3104262±4.824 5414.2764±2531.767

(与对照组比较): P<0.001

实验3 结论 :针刺穴位组织(能够增加离子、微量元素)具有电化学原电池效应。

总体结论 按上述4项实验所取得的证据及电化学、微观腐蚀原电池效应科学规律,所共同组成的证据锁链。笔者认为:针刺穴位组织的原始效应物质为电子、微量元素;针刺穴位组织具有电化学原电池(能够增加电子、离子、微量元素)效应。

上述实验课题《针刺(含电针)电化学效应的相关实验及其意义》2008年12月已经通过鉴定验收,并在浙江省科技厅成果登记(成果登记号:09001242)。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标签:
相关内容